端午飲食
端午除了吃糉子以外,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特色食品,其中吃雞蛋是比較普遍的,除了和糉子一起煮的糉子蛋以外,雞蛋還有很多煮法,譬如河南一些地方,要將雞蛋和大蒜一起煮,江西的一些地方則煮茶葉蛋。打糕也是一些地區的端午食品,尤其是朝鮮族同胞聚集的地區。福建沿海地區的端午食品則是「煎堆」,是一種用米粉、麵粉等調成糊狀然後煎製成的餅狀食品。另外,吃五黃(黃瓜、黃鱔、黃魚、鹹蛋黃、雄黃酒),吃十二紅(朱砂豆腐、油爆蝦、紅萈菜等),也是一些地區的端午習俗。
龍舟競渡
端午賽龍舟,全國各地均有舉行,尤其以江南水系發達地區更為隆重。近年來,隨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,賽龍舟已經發展為一項國際範圍內的賽事。龍舟競渡之前,大多有一些祭祀儀式,各地風俗不盡相同。龍舟競渡一旦開始,場面便異常熱烈。健兒奮勇,觀眾呐喊,鼓炮齊鳴,破浪爭先。除了速度競技以外,競渡活動中還有一些表演環節,譬如龍舟遊鄉、龍舟戲水、夜龍舟、旱龍舟等。
艾草驅邪
端午時節正值寒暑交替,是疾病易於爆發和流行的季節,古人認為疾病是妖魔作祟所致,加之「午」日又被認為是凶日,所以各地端午習俗中普遍有驅邪避凶的環節,最為普遍的就是掛插艾草。舊時採艾草的活動比較神秘,要在天亮日出之前,雄雞未鳴之時出發,採摘近於人形的艾草。採回的艾草插掛於門上,有的地區還將艾草捆紮成虎的形狀後再行懸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