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fintech生产力,(https://xueqiu.com/1986595757/308012139)
(图片来源:汇付天下官网)
2024年以来,第三方支付行业格局生变。一方面,部分支付机构正通过牌照注销、转让等方式退出市场,另一方面,严监管促使罚单密集落地,甚至还出现了“停新风暴”。基于此,素喜智研将撰写以支付为主题的系列报告,以便为读者了解支付发展现状提供参考。
本篇将分析的支付机构为:汇付天下。信息来源主要为其官网,以及主流新闻媒体报道。
一、工商及股东信息
汇付天下有限公司,简称“汇付天下”,在2010年4月变更前的名称为“上海汇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”,注册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700号,注册资本10,010万元。
汇付天下成立于2006年7月,旨在为企业收款、数据集成和资金管理提供平台服务。工商信息显示,汇付天下股东均为自然人,其中大股东周晔持股比例为60%,刘钢、穆海洁分别持股15%与10%,其他三位则持股5%,如下所示:
汇付天下主营的支付业务,其牌照许可则由其100%控股的子公司——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持有,后者还参股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,认缴金额2,360万元:
持有的许可在工商经营范围内得到了体现:
从支付业务许可来看,汇付天下拥有互联网支付、银行卡收单、移动电话支付这三项牌照,其中,前两项牌照属于支付领域含金量较高的牌照。
然而,在《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》及配套细则的影响之下,支付业务类型已从“三分法”变更为二分法,根据能否接收付款人预付资金,将非银行支付业务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类。
截至2024年10月1日,我们观察到,汇付天下的官网仍未更新业务许可证。根据新规,汇付天下的业务许可将分别对应储值账户运营Ⅰ类以及支付交易处理Ⅰ类。
除了支付牌照以外,汇付天下还拥有涉及其他金融细分业态的相关牌照许可。在跨境领域,汇付天下也持有一些牌照资源,但由境外监管颁发的支付牌照数量较少。
二、上市及财务信息
截至目前,已有多家支付公司在A股、港股等资本市场成功上市,从中能够观察到这些机构的最新业绩数据。但汇付天下的特殊在于,其头顶港股“支付第一股”的光环,仅时隔两年便传出退市消息。
梳理时间线不难发现,早在2018年3月,汇付天下便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,当年6月1开启招股动作,全球发售2.25亿股,发行价为每股7.5港元。
2018年6月15日,汇付天下在港交所正式挂牌,不料却尴尬破发,当日收跌6.93%,报6.98港元/股。后续股价延续了相同走势,反映出破发港股估值偏低、交易量稀少、活跃度不高、股份缺乏流通性等基本特征。
2020年12月,汇付天下终于按捺不住,与其股东联合成立的开曼公司Purity Investment Limited,共同向公开市场发出联合声明,称将从香港联交所撤回上市地位,媒体将其总结为私有化退市。
颇为戏剧性的是,时至2024年,汇付天下又一次迎来“退市”。只不过,这次所退之“市”并非公开资本市场,而是银行卡收单市场。有媒体透露,汇付天下退出的是以“小微商户”为代表的特殊场景收单市场:
有反馈称,受此影响的汇付天下商户,后续将逐步变更至鲲鹏支付(原钱宝支付)。这从侧面反映出小微商户收单薄利且费率内卷的现实。就在国庆前夕,中国支付清算协会、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《关于鼓励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的倡议》,倡议机构延续降费优惠。
薄利的业务现状叠加日益上升的合规成本,逐渐使支付机构萌生退意。那么,目前汇付天下究竟还存在哪些产品及服务?
三、产品及业务模式
早前在上市时期所披露的公开资料,能够为观察汇付天下提供良好的窗口。从营收构成能够看出,汇付天下的收入主要由支付服务以及金融科技服务共同构成,而前者又分为移动POS服务、互联网支付服务等,与其支付许可中的内容产生对应:
可以看出,汇付天下以银行卡收单业务为主,有两项细分收入均提到了POS服务。结合官网资料来看,其提供的支付解决方案涵盖大、中、小各类企业,除了小微目前已逐步退出市场,涵盖集团服务、连锁商户、电商平台、跨境业务等。
近年来,“支付+SaaS”的转型路径在支付行业越发普及。公开资料显示,汇付天下与各行业的SaaS机构开展合作,把支付业务嵌入其服务平台,同时也会切入细分场景推出自研SaaS产品:
2020年,汇付天下上线聚合支付品牌汇来米,借助数字化运营能力赋能商家。除了基础的收款功能以外,还切入数字化门店管理、会员管理、金融服务、供应链对接、精准营销等商户全周期、全链条,这也是聚合支付的主要商业模式。
2021年,汇付天下推出平台服务战略,并发布支付PaaS“斗拱平台”,涵盖产品方案、技术能力与运营服务。
除此之外,汇付天下还拥有Adapay(线上轻量化支付工具)、来钱啦(渠道商管理工具)等,共同构成其产品及服务方案矩阵。
四、独立跨境业务
汇付天下旗下独立跨境品牌为汇付国际。其作为一站式跨境支付和增值服务提供商,持有境内外支付牌照。
从官网信息来看,其运营主体为上海汇付锦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,注册在上海浦东新区,大股东汇付网络技术(上海)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高达88.45%,穿透后实控人与汇付天下一致,均为周晔。
汇付国际于2020年推出了外卡收单产品uPrimerPay,产品矩阵涵盖平台收款、外贸收款、快速结汇、全球收单、海外购及虚拟信用卡。
五、合规情况
银行卡收单向来为支付机构违规的重灾区,汇付天下也不例外,早在十年前,也就是2014年4月便因此受查。
央行在监管调查中发现,部分机构在收单商户、ISO及POS硬件的风险管理及内控中存在问题,后被统称为“预授权风险事件”。该事件发生后,多家支付机构被调减业务范围,致使汇付天下被迫退出15省市的收单业务,从而造成其2015年的业绩亏损。
时钟拨向十年后。就在半个多月前,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了2条行政处罚决定。罚单显示,上海汇付支付的主要违法事实(案由)为:
1.违反终端管理规定;
2.与不明身份的客户进行交易。
由此被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443.13元,处以罚款人民币20万元。
在双罚制日渐普及的大背景下,汇付天下时任上海汇付支付助理总裁、运营部负责人高某音,被处以罚款人民币1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