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地面塌陷?
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,向下陷落,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(洞)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。
我区的地面塌陷灾害主要以采空塌陷为主,采空塌陷是由采矿或人类工程活动造成地下大面积采空,形成围岩失稳、开裂、垮落,进而引起土体覆盖层向下陷落,地表产生变形和破坏的现象。
(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塌陷)
地面塌陷发生前有什么征兆?
地面塌陷发生前也会有一些征兆,通过仔细观察,可以发现并作出预警预报,为减轻灾害损失赢得时间。
如果您观察以下些现象,别犹豫、别彷徨、别等待,迅速离开这些可能发生地面塌陷的地区。
井、泉的异常变化:如井、泉的突然干枯或浑浊翻沙,水位骤然降落等。
地面形变:地面产生地鼓,小型垮塌,地面出现环型开裂,地面出现沉降。
建筑物作响、倾斜、开裂。
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、水泡、旋流等。
遇到地面塌陷怎么办?
身处正在变形的地面塌陷区时,应迅速向距离塌陷区边缘最近的区域逃离,紧急情况下可抱住周边大树。
远离存在地面塌陷隐患的区域,以及边缘的建筑物、电线杆等。
当有人深陷塌陷区时,不要盲目施救,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、乡、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,以便开展有组织的抢险救灾活动。
在有采空警示的路段行车时,注意观察路面状况,随时采取紧急刹车等应急措施。
汛期注意房前屋后有无明显的裂缝及变形迹象
编辑:李苒苒
校对:张 凡
审核:陈 萍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。